固始中医肛肠医院
0376-4943636

肛裂为何难以自愈? -固始中医肛肠医院为您解读!

得过肛裂的患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痔疮术后创面能够愈合,而肛裂创面却难以自愈?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肛裂的发病机制上来看。

一、肛门后正中缺乏血管是肛裂的发病基础。经解剖学证实,肛裂后正中的血管供应明显低于肛管两侧,因此,后正中血运相对缺乏,肛门一旦出现破损,自然愈合较慢。

二、肛门外括约肌从尾骨起,向前至肛门后方,呈“Y”型分成左右两条肌束,沿肛管两侧向前围绕肛管至肛门前方汇合,因此,肛管的前后方形成相对薄弱的区域。

三、肛门与直肠末端由于括约肌的牵拉出现一个大约90°的夹角,该角使粪便下降过程中肛门后方受力明显高于前方,因此,肛门后方受冲击而至裂损的机会远高于其它地方。

四、精神因素。有医学家证实,精神上的过分紧张或焦虑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内括约肌内化学感受器,导致肌纤维的敏感性增加,便秘、腹泻、辛辣刺激等因素很容易使内括约肌出现痉挛。

五、内括约肌痉挛是肛裂不能愈合的根本原因。如果偶尔的便秘损伤肛管皮肤,经过及时用药,如中、西药外洗,涂抹药膏,口服通便药等,一般创面都会愈合。但是如果在发作了一段时间却还没及时用药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慢性肛裂。临床发现几乎所有慢性肛裂都有不同程度的内括约肌高张力和高肛压,这是内括约挛的结果,而痉挛的直接诱因是肛裂的慢性炎症刺激所致。

640.webp.jpg

六、长期的慢性肛裂,裂口基底部纤维化,瘢痕明显,裂口周围因为炎性刺激而增生导致裂口两边的皮肤突出肛门外,形成“哨兵痔”。哨兵痔的出现使原有的裂口引流不畅,创面更加难以愈合。

七、经久未治的肛裂,由于疼痛的反复刺激,内括约肌长期痉挛,往往在内括约肌的表层形成纤维化,肛门出现狭窄,排便困难,那么排便时会因为用力加重裂口的刺激,裂口越痛,痉挛也会更明显,形成了恶性循环,随着每次排便的刺激,反复出现“恶性循环”,自然肛裂就不能自愈了。


文章分类: 健康知识